第692章一反常态徐溥面对皇帝任命李孜省为山西巡抚的提议,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会儿。引用了马文升的一些见解,到后面他就默不作声了。在徐溥看来,让皇帝收回成命这件事,不应该只是阁臣或是东宫讲官来做,你们这些司礼监的大佬也该尽力。而今天的内廷会议,怀恩等人明显就是在逃避问题。既然你们不作为,我徐溥也不想当那出头鸟,避免惹来皇帝反感。“既然你们没什么意见,那就这么决定吧。”朱祐樘一锤定音,“马上传旨西北,让李孜省接任山西巡抚,治所暂时设在偏关,等此战结束后再做安排。“至于覃昌,则以镇守太监的身份,协助他完成接下来的战事。另委命保国公为镇守山西总兵官,分守偏关等处。”皇帝好像是早有安排一般,上来就把一整套人事安排给说了出来。这也让惊疑不定的怀恩意识到,皇帝似乎早有定案,提前没跟他们作任何商议,就有了这么成熟的人事安排。小皇帝开始变得有城府了。怀恩心中颇为不安,他不知道这是好是坏,毕竟一个少年帝王超脱了文臣管束体制,自行其是,甚至隐隐有自立的倾向,短时间内看来似乎彰显了皇权,体现了皇帝日益成熟稳重,但长久而言未必是好事。一旦皇帝脱离了文臣掌控,很可能会恣意行事,这皇帝的祖父英宗不就是那么个孬货?几乎凭一己之力把大明拖入无底深渊!覃吉出言提醒:“陛下,要是李孜省提领山西军务,他从大同镇调去的人马该如何处置?”怀恩瞥了眼覃吉,对他摇摆不定的立场虽然不满,但还是赶紧出言附和:“陛下,若是李孜省继续动用大同镇的兵马镇守山西镇地界,会遇到跨区域调兵等问题,毕竟这是总制宣府、大同、偏关等地军务都御史才能做的事。”此话一出,朱祐樘不由往怀恩那边瞅一眼。李荣等人也大为不解。你怀恩这个时候说这话是什么意思?莫非是觉得给李孜省一个山西巡抚还不够,竟还要升他的官,当宣大总督?徐溥道:“的确,诚如怀公公所言,偏关等处防务,应该尽遣山西本地兵马,不应从大同调遣人手。且此番还有京营人马参与,届时很可能会出现军令、政令传达和执行上的一系列冲突,于大局不利。”朱祐樘却摇摇头:“只不过是调用了井坪千户所一处人马,对大同镇而言几乎是九牛一毛,无伤大雅。况且之前该部已参与过对鞑靼人一战,李孜省调遣起来会更趁手些。等此战结束,就将人马调回去,眼下无须做出改变。”皇帝丝毫也不钻怀恩刻意设下的圈套,没想过给李孜省继续加官,引来百官反弹。只是坚定地让李孜省当好山西巡抚。徐溥道:“只怕此人能力不行,致前线局势崩坏。战场上带兵打仗,跟治理一方本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。”朱祐樘道:“李孜省为官并非一年半载,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,况且他执掌通政司多年,相关案例不知道看过多少,就算没有实际统兵经验,但眼界应该是有的,也明白如何应对各种危机,想来无须他人跟他讲明白。“反倒是治理地方,或许更麻烦些,毕竟要因地制宜,发展民生,绝非看几眼成功范例就能模仿。好在眼下我也不指望李孜省在民政上有什么建树,只希望他能成功抵御鞑靼来犯之敌,保一方安宁。”徐溥听到这里,感觉已无法再反对。皇帝好像什么都想到了,自己老是挑毛病,反倒会显得处处跟皇帝作对,多嘴多舌,明显不太聪明的样子。“怀大伴,你觉得此事有问题吗?”朱祐樘又拿出先前那副虚心纳谏的模样,征询怀恩的意见。怀恩此时显得异常尴尬。之前皇帝通常都是在决定一件事前询问他的意见,听取他的建议行事,少数时候才会听张峦的。这次则谁都没听,再或是已有人提前跟皇帝做过心理建设,只是在决定一切后才来询问他的意见。瞬间怀恩就觉得自己好像失宠了。怀恩强打精神,笑着道:“如此做,恰如其分,不过照理说鞑靼人遭到痛击,其偷袭偏关的意图已暴露无遗,他们就算要报复,多半也只是走个过场。就好像前几年红盐池、威宁海、黑石崖等战事发生后,鞑靼人也曾举兵来犯,行报复之举,但多雷声大雨点小,最后不了了之。”朱祐樘眨了眨眼,问道:“怀大伴,你这话是何意?”“意思就是陛下不必太过担心,今年开春前,应该不会再有大的战事发生了。”怀恩笃定地道,“此事可平矣!”说到这儿,怀恩满含深意地打量对面的徐溥。朱祐樘那边则像是完全没听明白怀恩说此话的用意,脸上满是茫然。徐溥到底是老官僚,一下子就明白了怀恩专门提醒之用意所在。怀恩是在宽慰皇帝不用担心吗?不!这是在提醒我,并让我转告我背后的马文升等文臣,让他们知道,对李孜省的安排只是临时性的,所谓的鞑靼人报复只是一种说法。你们对于李孜省擅权,或是其尾大不掉等担心,其实是多虑了。你徐溥回去后得跟他们好好解释一下,让他们放宽心。我这也算是为皇帝分忧了!…………内廷会议结束。怀恩带着李荣、戴义等人回司礼监,皇帝安排萧敬送徐溥出宫。覃吉本被皇帝留下来议事,但还没过多久,皇帝就频频打呵欠,一副很疲倦的样子,覃吉便识趣地告退。来到司礼监值房,覃吉低着头,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,生怕被怀恩问询有关乾清宫内殿之事,又怕自己一个掩饰不好,露出马脚来。同时覃吉心里也在琢磨,要是被怀恩知道,现在不但张峦在为大明做决策,连他儿子都开始参与到军机大事中来,还不得炸毛?但等了许久,怀恩对此好像并没什么怀疑,注意力都放在了批阅奏疏上。最后还是覃吉主动走了过去,问道:“怀公公,您对李孜省升山西巡抚之事,有何意见?要是您反对的话,不妨跟陛下言明。”怀恩抬起头来,问道:“这是陛下让你问的么?”“不……陛下并未有任何交待。”覃吉着重作了强调。怀恩笑道:“陛下心中明显已有定案,再说本身地方巡抚,就是部议、廷推之后,交给陛下定夺,最终决定权还是在陛下身上。今日内廷决定,也算是廷议,并非陛下直接传奉自主,这就很好了。”就差说,这可比先皇时随便指派官员强多了。覃吉道:“您不觉得今日的安排有些……”“怎么?”怀恩好奇打量过去。覃吉马上意识到自己失言了。明明人家怀恩从头到尾都没怎么怀疑,而他却非得覥着脸往前凑,一心要把话说清楚的态度……这么下去,不是自己主动暴露吗?覃吉道:“我只是觉得,陛下在这件事上,好像有些过分坚持了。”怀恩将手头的案牍放到一边,认真说道:“陛下能有自己的坚持,有主见,这是好事。自古以来哪个有作为的帝王,不是如此呢?”“对。”覃吉点头道。“陛下信任张国丈,器重他推荐的人,要是这个人没什么能力,乃任人唯亲,那的确是不妥。可问题是现在无论是张国丈,还是李孜省,都做到了尽职尽责,且能建功立业,稳住大明江山基业,又有何不可呢?”怀恩继续笑说着。覃吉听到这里,人有些迷糊了。到底是什么状况,你怀恩竟不反对张峦擅权了?莫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么?(本章完)